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罗振玉先生对铜器研究的有很大功劳,代表作有( )。 A.《商周彝器通考》 B.《金文编》 C.《三代吉金文存》 2.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罗振玉先生对铜器研究的有很大功劳,代表作有( )。
A.《商周彝器通考》
B.《金文编》
C.《三代吉金文存》
2.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定形,唐代大家迭出,( )的《雁塔圣教序》尤其出名。
A.褚遂良
B.颜真卿
C.李宗元
3.下列哪一副画是赵孟頫的作品( )。
A.《珊瑚笔架图》
B.《竹枝图》
C.《饮马图》
4.汉成帝时,由于古籍大部分丢失毁坏,于是下令征集古籍并进行整理,因此这时候的( )开创了我国的目录工作。
A.刘秀
B.刘向
C.刘汉
5.首创史志目录的是( )的《汉书·艺文志》,以后各代所修的"正史"(纪传体史书)撰有史志的,都包括“艺文志”(或称“经籍志”)。
A.班固
B.班超
C.班军
6.宋代郑樵撰写的( ),是一部通代纪传体史书,在本纪、列传以外,书中的"二十略"向为历代学者所推崇。
A.艺文略
B.通典
C.通志
7.清代( )撰写的《四库全书总目》反映了当时全国范围内藏书的基本情况,也是对18世纪以前的学术发展做了概括性的总结。
A.纪晓岚
B.钱东垣
C.赵琦美
8.( )撰写的《文献通考》中的“经籍考”根据宋代公私目录编成,辑录了各家解题或序跋原文甚多,富有资料价值。
A.明代杨士奇
B.元代马端临
C.宋代王尧臣
9.下列不属于宋代完成的私家藏书目录的是( )。
A.《郡斋读书志》,晁公武撰
B.《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撰
C.《国史经籍志》,尤袤撰
10.隋代( )音代表了南北朝到唐宋的中古音。
A.《切韵》
B.《诗经》
C.《中原音韵》
11.“衣”在古代除了统指身上穿的衣服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衣专指( )。
A.头衣
B.上衣
C.体衣
12.我们今天所说的“联袂表演”中的“袂”指衣服的哪个部位?( )。
A.衣襟
B.袖口
C.袖子
13.“头衣”指的是( )
A.元服
B.衣裳
C.加冠
14.( )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皇帝的代称。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15.兜牟,是古时候( )专用的帽子。
A.君子
B.战士
C.贵族
16.古代衣着中,上衣有长短之分,其中( )不分长短,都属于短衣。
A.襦
B.禅
C.褐
17.古人衣着中,上衣的身后下摆称作( )。
A.裾
B.绨
C.袖
18.《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中的“黍”,就是今天所说的( )。
A.谷子
B.黄米
C.小麦
19.古代祭祀时会使用肉食,三牲齐备叫( )。
A.太牢
B.少牢
C.中牢
20.上古时期,古人饮食实施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 )。
A.早食
B.朝食
C.午食
21.在中国古代时期,以下人群中不戴冠的为( )。
A.小孩
B.平民
C.罪犯
D.异族人
22.粮食作物统称五谷,关于五谷或六谷所包括的品种,历来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五谷指( )菽和麻。
A.黍
B.稷
C.麦
D.豆
23.古人以( )为三牲。
A.牛
B.羊
C.猪
D.犬
24.唐太宗的( )有相当名气,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A.《晋祠铭》
B.《温泉铭》
C.《圣教序》
D.《颜勤礼碑》
25.刘向为每本古籍书写了叙录,并汇集到一起;刘歆在此基础上编成新作。这两部辉煌的目录著作即( ),是我国目录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A.《艺文序言》
B.《经籍志》
C.《别录》
D.《七略》
26.“正史”中的“艺文志”现存有( )。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旧唐书·经籍志》
D.《新唐书·艺文志》
27.官修目录是由政府主持对国家收藏的书籍进行整理后所编的书目,现存有( )。
A.汉代班固《艺文序言》
B.明代《文渊阁书目》
C.宋代《崇文总目》
D.明代《文渊阁书目》
28.古籍分类,以大部类而论,“七分法”与“四分法”两大主流,“四分法”包括( )。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29.古今汉语语音不同,二者的差别体现在( )方面。
A.声母
B.韵母
C.声调
D.清浊
30.古今汉语是一个整体,汉语的三个内部要素包括( )。
A.文字
B.语音
C.词汇
D.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