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各个语系中,()是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亚语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各个语系中,()是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亚语系
D.高加索语系
2.世界上的语种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法语
3.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
A.看一本
B.看一回
C.看一次
D.看一遍
4.现代语言学建立于十九世纪初,以()的产生为标志。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共时语言学
5.语言学概论这门课就属于:
A.历时语言学
B.普通语言学
C.共时语言学
D.应用语言学
6.普通话中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 )。
A.[ hɑo ]
B.[ xɑu ]
C.[ hɑu ]
D.[ xɑo ]
7.语言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
A.一般词汇
B.语音
C.语法
D.基本词汇
8.关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核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
B.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C.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切要素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
D.语言学有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分,历时比共时重要。
9.下列短语结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哥哥弟弟是联合短语
B.牛皮鞋子是偏正短语
C.管理公司是动宾短语
D.说得明白是主谓短语
10.“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这属于:
A.词义的扩大
B.词义的缩小
C.词义的转移
D.词义的增加
二、 多选题 (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
A.稳固性
B.能产性
C.全民常用性
D.变动性
2.变换常使用的手段:
A.移位
B.添加
C.删减
D.替代
3.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
B.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
C.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系、影响
D.社会发展
4.语言中的文化遗迹表现为:
A.从语词的出现证明古代文明
B.从词义的变化看科学技术的进步
C.从亲属称谓了解婚姻制度
D.从借词看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
5.中国语言学曾经过两次大的外来文化影响:
A.印梵文的影响
B.外来文化的影响
C.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D.后现代的影响
6.词语深层义的读解的方法有:
A.依据语境考察词语深层的信息容量
B.依据语境辨析词语表层义与深层义的反差
C.依据语境欣赏寻常词语的内蕴情趣
D.依据语境揣摩人物形态心理
7.语法的特性:
A.抽象性
B.生成性
C.稳固性
D.民族性与普遍性
8.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A.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B.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C.汉语词类跟句法成份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应的关系
D.短语的结构与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9.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带有: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10.下列关于交际工具的地位与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C.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D.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11.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上层一般分为:
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
12.各国人语言不通,但看球赛时欢呼、鼓掌,说明:
A.语言是民族性的
B.思维能力是全民性的
C.语言是全民性的
D.思维是民族性的
13.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区别:
A.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
B.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
C.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系统
D.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
14.语言发展的特点是:
A.渐变性
B.不平衡性
C.不变性
D.平衡性
15.表意文字的特点:
A.字量多
B.字形有表示意思的结构成分
C.字的笔画比较复杂
D.管音节或语素表达的意义如何,相同的音节或音素(位),用同一的符号来书写
16.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在()。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
C.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和组成部分。
D.语言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17.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亚语系
D.高加索语系
18.符号由()两个部分构成。
A.形式
B.意义
C.正面
D.反面
19.下列对音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
B.韵母又可分韵头、韵腹、韵尾。
C.根据韵母开头的口形,韵母又分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四类。
D.-i(前)-i(后)属合口呼。ong属合口呼。iong属撮口呼。
20.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共同点在于:
A.随意约定
B.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
C.复杂性
D.强生成性
21.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规律为:
A.浊音声母的清音化
B.鼻音声母的减少和消失
C.声母舌前化的作用
D.收尾辅音的消失和合并
22.从世界上看,语言学三大发源地:
A.中国
B.印度
C.希腊-罗马
D.埃及
三、 判断题 (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借词指甲民族语言通过音译的方式直接从乙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
A.错误
B.正确
2.语言具有民族性。客观世界对各民族人民是同一的。但是语言要指称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分别给以名称,对现实的这种划分各语言很不一样,这就是语言民族个性的表现。
A.错误
B.正确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
A.错误
B.正确
4.人类的几种古老文字,如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古文,都是开始创造于氏族社会或奴隶社会初期的。
A.错误
B.正确
5.“激光、电视、承包、电热杯”等,都是用原有词根复合而成的。
A.错误
B.正确
6.自愿融合主要决定于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人口的多少以及各语言本身的丰富和发展程度。至于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统治地位,则往往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A.错误
B.正确
7.病人的面容是一种符号。
A.错误
B.正确
8.语言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A.错误
B.正确
9.调位属于音质音位。
A.错误
B.正确
10.a,既是音位又是音素。
A.错误
B.正确
11.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运用改变声调的办法来区别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如“妻”,“妇与夫齐者也”,名词,平声。“以女妻人”,动词,去声。这属于异化的手段。
A.错误
B.正确
12.信息增值即言语代码在特定语境中所含有的信息量超过代码本身的信息量,产生“言外之意”。
A.错误
B.正确
13.自由语素不仅可以单独成词,还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组合时它的位置可前可后。
A.错误
B.正确
14.一个音素可以由一个音位构成,也可以由一组音位构成。
A.错误
B.正确
15.实物记事,方法原始,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也有限,是人类寻求完善的记事办法过程中的产物,但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
A.错误
B.正确
16.双语现象是一种语言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过渡阶段。
A.错误
B.正确
17.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A.错误
B.正确
18.同一语系中的语言根据他们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