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处于句法结构发展( )阶段的儿童常常用球球表示这是一个球、我要球球等。 A.单词
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处于句法结构发展( )阶段的儿童常常用“球球”表示“这是一个球”、“我要球球”等。
A.单词句
B.电报句
C.完整句
D.复合句
2.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在儿童语言正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B.儿童的遗传和成熟
C.外界环境的语言刺激
D.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往环境
3.在帮助幼儿深入理解体验作品内涵时,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切身地感受作品所展示的( )
A.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
B.语言结构
C.故事情节
D.人物形象
4.反映在较长时间儿童语言发展的任务和要求的是( )
A.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B.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5.讲述的独白言语特性,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述经历一个( )。
A.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的过程
B.从谈话活动到表述活动的过程
C.从表述活动到谈话活动的过程
D.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的过程
6.在谈话活动中出现谈话内容中断的时候,想延续谈话,则谈话者可采用( )。
A.修补的方法
B.轮流的方法
C.传递的方法
D.导向的方法
7.标志着理解性语言出现的是前语言阶段的儿童进入对语音的( )。
A.辨音阶段
B.辨调阶段
C.辨义阶段
D.辨声阶段
8.在幼儿园中,幼儿参与语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从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 )两方面进行评价。
A.独特见解
B.创造性表现
C.注意力
D.口语表述行为
9.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 )、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A.前图书制作经验
B.前绘画经验
C.前文字辨认经验
D..前图书阅读经验
10.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仿编、想象讲述和( )。
A.儿歌背诵
B..歌曲表演唱
C..诗歌朗诵
D.故事编构
11.会给书中的图画命名,但还不会辨认熟悉的字,这种识字行为属于( )。
A.萌发阶段
B..初期阶段
C.流畅阶段
D.阅读阶段
12.讲述活动是学前儿童学习运用什么语言进行说话的一种场合( )。
A.非正式语言
B..正式语言
C..随意语言
D.自由语言
13.学前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采用了理解句子的( )。
A.语义策略
B.词序策略
C.语法策略
D.非语言策略
14.关于日常语言教育活动的错误说法是( )。
A.只强调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
B.需要制定统一的语言教育目标
C.在活动过程中学前儿童的自由度更大
D.更能体现教育的个别化
15.儿童在学前时期应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 )以及自我调适的技能。
A.预期的技能
B.书写的技能
C.纠错能力
D.辨字能力
16.讲述活动是学前儿童学习运用什么语言进行说话的一种场合( )。
A.非正式语言
B..正式语言
C..随意语言
D.自由语言
17.(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先天论
B.认知相互作用论
C.行为主义
D.社会相互作用论
18.在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 )是首要的环节。
A.目标的制定
B.内容的选择
C.活动方式的选择
D.活动的实施
19.幼儿园的语言教育( )
A..很难在游戏活动中进行
B.只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C..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D.只能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
20.文学作品教学中整合了相关的学习内容,主要是( )有效的结合。
A.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
B.社会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C.社会知识、认识知识和学科知识
D.认识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21.在谈话活动中,不属于教师的引导方式的是( )。
A.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B..用提问的方式转移话题
C.用平行谈话的方式进行示范
D.用直接讲授的方式进行示范
22.渗透的语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学前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有效( )
A.语言运用
B..语言交流
C.语言理解
D.语言表达
23.不承认一般认知能力之外还存在一个特殊的语言能力,认为所谓的“语言能力”来源于认知发展的是哪项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先天论
C.认知相互作用论
D.社会相互作用论
24.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的前识字经验的具体内容包括( )。
A.图书制作的经验
B.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
C.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
D.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
2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主要目标的是( )
A..检查或鉴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情况
B.及时让教师明确、发现现实与预定活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
C.帮助教师针对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改革措施
D.检查教师的工作以进行适当的奖罚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B.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C.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D.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2.语言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A.教师参与评价的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参照性原则
4.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A.语言规范能力
B.语言操作能力
C.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
D.心理预备能力
5.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
A.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学前儿童的思维
B.注意运用隐性示范
C.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D.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6.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体系是健全的
B.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7.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包括:()
A.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B.儿童在活动中完成任务的情况
C.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见解情况
D.儿童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情况
8.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思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有关社会的要求:()
A.教育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B.教育目标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C.教育目标应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的价值观念和取向
D.教育目标一定要由国家制定
9.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A.根据儿童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
B.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
C.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
D.在学前儿童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10.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后者对3~6岁幼儿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为:()
A.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
B.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C.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D.少数民族的幼儿学会本民族语言。
11.在学前阶段主要帮助儿童建立以下几种倾听技能:()
A.有意识倾听
B.辨析性倾听能力
C.理解性倾听
D.选择性倾听
12.在设计教育活动的过程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A.活动的过程应综合体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B.活动过程应让学生主动参与
C.活动过程应体现各类语言教育活动结构的特点
D.活动过程的设计要为活动过程的实施留有余地
13.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 的代表学说有:()
A.模仿说
B.强化说
C.选择性模仿说
D.语义说
14.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
A.语言规范
B.语言形式
C.语言内容
D.语用技能
15.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
C.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D.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
A.错误
B.正确
2.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
A.错误
B.正确
3.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可有可无的的一环
A.错误
B.正确
4.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语言发展期和语言成熟期等阶段
A.错误
B.正确
5.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儿童的语言学习的
A.错误
B.正确
6.完整语言教育观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
A.错误
B.正确
7.幼儿认识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
A.错误
B.正确
8.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
A.错误
B.正确
9.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仅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
A.错误
B.正确
10.一般而言,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歌、童话、生活故事、幼儿散文等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