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A.口头数数 B.按物计数 C.说出总数 D.按数取物。 2.每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A.口头数数
B.按物计数
C.说出总数
D.按数取物。
2.每一个数学操作活动都由____个要素组成。
A.5
B.6
C.7
D.8。
3.小组活动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____。
A.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
B.幼儿之间很难更多的交往和学习机会
C.幼儿很难有充分的机会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进行学习
D.教学目标上的整齐划一。
4.____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的一种方法。
A.观察法
B.游戏法
C.操作法
D.比较法。
5.总体上说,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____种主要数量关系。
A.11
B.10
C.12
D.13。
6.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____种。
A.3
B.4
C.5
D.6。
7.书写数字是结合( )教学进行。
A.数的组成
B.加减法
C.基数
D.相邻数。
8.____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A.操作法
B.讲解演示法
C.游戏法
D.试验法。
9.( )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A.口头数数
B.按物计数
C.说出总数
D.按数取物
10.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小班
B.小班到大班
C.小班到中班
D.小、中、大班。
11.教师可采用( )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A.任务分析
B.问卷调查
C.观察
D.谈话
12.相邻数中存在( )关系
A.可逆
B.大小、多少
C.传递
D.等差
13.____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现实生活
B.儿童自己的活动
C.教学
D.实践。
14.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中、大班
15.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 )
A.小班
B.小班到大班
C.小班到中班
D.中班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属于认识空间方位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
A.从幼儿自身入手初步感知理解方位词
B.以幼儿为中心判别客观物体的方位
C.以客体为中心区分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
D.启发幼儿理解空间方位的相对性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____。
A.活动名称
B.活动目标
C.活动准备
D.活动过程。
3.数学区活动的指导包括多个方面,下面属于数学区活动的指导的有()。
A.教师应向全体幼儿介绍数学区,并讨论制定必要的规则
B.使每个幼儿知道数学区中都有哪些材料,它们放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
C.数学区的材料应配合教学进度和幼儿兴趣,适时予以增加或替换
D.动员幼儿和家长丰富数学区的材料。
4.幼儿量的排序的种类有____。
A.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
B.按规则排序
C.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D.按数排序。
5.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一般包括____。
A.操作法
B.讲解演示法
C.游戏法
D.观察比较法。
6.量的比较的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___
A.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
B.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
C.游戏练习
D.排序练习
7.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
A.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
B.引导幼儿注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C.对班级全体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
D.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8.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____。
A.指导的提供
B.材料的提供
C.活动规则的确定
D.目标的确定。
9.集体活动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____。
A.教学目标上的整齐划一
B.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
C.很难给个别幼儿以帮助和指导
D.难以集中地实现教学目标。
10.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有____。
A.集体活动形式
B.小组活动形式
C.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D.个别活动形式。
11.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的有____。
A.感知集合教育
B.10以内的数
C.10以内的加减法
D.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
12.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具体项目与指标的有____。
A.活动目的
B.活动内容
C.活动过程
D.活动准备。
1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____。
A.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B.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C.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D.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数学概念。
14.先进行小组活动再开展集体活动的优点有____。
A.可以较快较集中地让幼儿知道需要做的事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件事
B.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活动情况,组织幼儿讨论、梳理已获得的经验
C.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D.培养了幼儿能较好地遵守规则和一定的自制力。
15.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要求包括____。
A.教育内容应具有超前性
B.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C.教育内容应其有可探索性
D.教育内容应具有启蒙性。
16.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特点的有____。
A.目标表述具体
B.操作性较强
C.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出目标
D.对幼儿兴趣、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发展提出相应的目标。
17.量的等分教育的注意事项包括___
A.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B.采用的材料应适合于等分
C.使用的实物和工具要卫生和安全
D.要诱导幼儿寻求不同的等分方法
18.下列属于量的守恒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运用变式进行教育
B.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
C.用测量或计数加以验证
D.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
19.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____。
A.一般都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
B.一般都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如教师先激发儿童兴趣等
C.一般都采用个体活动的形式进行
D.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
20.下面属于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认识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B.按物点数,认识总数
C.感官计数,强化总数
D.进行各种寻找活动。
三、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与幼儿平时玩的游戏是不同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或选用的。
A.错误
B.正确
2.通过实物演示可以使幼儿对物体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清楚的感知,同时可促进幼儿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3.幼儿学习加减法比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容易。
A.错误
B.正确
4.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在于“指认”。
A.错误
B.正确
5.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6.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A.错误
B.正确
7.提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的依据是数学学科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A.错误
B.正确
8.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A.错误
B.正确
9.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
A.错误
B.正确
10.游戏活动是指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
A.错误
B.正确
11.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A.错误
B.正确
12.幼儿园的教学对于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A.错误
B.正确
13.在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所比较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无论是否有联系,都可以进行比较。
A.错误
B.正确
14.幼儿理解基数比理解序数晚。
A.错误
B.正确
15.认识三数之间的相邻关系是对中班儿童认识相邻数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