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福师《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7-11 12:20

福师《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8 道试题,共 56 分) 1.农业最基本的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光能资源 2.把目前生
福师《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8 道试题,共 56 分)
1.农业最基本的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光能资源
 
 
2.把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 )上中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A.黄河
B.海河
C.黄河、长江
D.长江
 
 
3.根据《渔业法》,当事人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作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为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
A.10日内
B.15日内
C.30日内
D.60日内
 
 
4.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
A.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B.确保交通建设需要
C.满足城市发展用地
D.与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
 
 
5.酸雨包括所有pH值低于( )的雨、雾、雪、露、霜等降水形式。
A.8
B.7.9
C.5.6
D.6.5
 
 
6.2002年颁布的新《水法》规定水资源所有权属于()
A.国家或集体
B.各级人民政府
C.国家
D.水资源所在地
 
 
7.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此为( ),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A.生态循环
B.食物链循环
C.物质循环
D.能量循环
 
 
8.《农业法》规定:“在农村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A.私营
B.个体
C.国有
D.社会主义公有制
 
 
9.卫生填埋应是不产生()的垃圾最终处理方法。
A.二次污染
B.一次污染
C.再污染
D.固定废物
 
 
10.()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A.对流层
B.臭氧层
C.大气层
D.外层空间
 
 
11.根据《渔业法》,我国渔业生产的方针政策以什么为主()。
A.捕捞
B.养殖
C.加工
D.季节捕捞
 
 
12.对破坏耕地的行为作出处罚的单位是( )。
A.乡镇人民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口
D..县级以上农业管理部门
 
 
13.我国法律上保护的野生动物按保护程度可分为()。
A.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D.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4.()主要指农田灌溉形成的径流和地面水径流。
A.点污染源
B.面污染源
C.流水污染源
D.固定废物污染源
 
 
15.控制全球变暖,就必须要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控制( )的含量。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氮
 
 
16.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目标总体上体现( )基本原则。
A.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B.资源化、节约化、无害化
C.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化
D.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
 
 
17.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
A.500米
B.200米
C.100米
D.1000米
 
 
18.( )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厚度为8至17km,随着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19.( )的主要危害是其急性中毒作用。急性中毒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出现诸如共济失调、震颤、思睡、神经错乱、抑郁、记忆力减退和语言失常等症状。
A.有机磷农药
B.有机汞农药
C.多氯联苯
D.有机氯农药
 
 
20.自然保护区分区不包括()。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外围区
D.实验区
 
 
21.( )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学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
A.电解
B.热解
C.加热
D.分解
 
 
22.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在()聚集,大气污染主要也是在这一层发生。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大气层
 
 
23.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B.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C.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经专家鉴定
D.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24.( )浓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A.碳氢化合物
B.氟化物
C.氢氧化钠
D.硫化物
 
 
25.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 )所有。
A.国家
B.集体
C.私人
D.县政府
 
 
26.农业环境是( )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A.农田
B.大气
C.农业生物
D.土壤
 
 
27.( )主要靠大气供应氧气,在塘底进行厌气分解,污染物仅在表层进行好气性分解。
A.厌气氧化塘
B.好气氧化塘
C.通气氧化塘
D.兼性氧化塘
 
 
28.危废垃圾场主要潜在污染对象是()。
A.地下水
B.地上建筑物
C.人们的身心健康
D.环境卫生
 
 
二、 多选题 (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我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以( )为特征的耕地质量不断退化,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A.水土流失
B.盐碱化
C.沙化
D.荒漠化
 
 
2.土地管理体制是指( )的总称。
A.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
B.土地管理权限的划分及运行制度
C.土地利用制度
D.土地税收制度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
A.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
B.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C.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D.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4.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可分为()
A.天然污染源
B.人为污染源
C.空气污染源
D.噪声污染源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气象因素是()。
A.风
B.大气湍流
C.温度层结
D.大气稳定度
 
 
6.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 )。
A.高效农业
B.粮食生产
C.创汇农业
D.畜牧业
 
 
7.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中涉及哪些管理部门()。
A.林业管理部门
B.渔业管理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野生动物行政管理部门
 
 
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或者擅自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A.修渠
B.建窑
C.建房
D.建坟
 
 
9.下列哪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国务院批准()。
A.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 )。
A.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B.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C.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
D.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1.土地管理的原则有( ).
A.依法管理原则
B.统一管理原则
C.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D.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
 
 
12.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措施有( )。
A.发展计划和规划
B.财政政策
C.金融政策
D.土地储备制度
 
 
13.土地管理的主体包括( )。
A.政府
B.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土地部门的行政首长
D.土地管理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14.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
B.水资源有偿利用原则
C.节约用水原则
D.全面规划、综合利、多效益兼顾原则
 
 
15.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规整农村居民点用地
B.建设道路、机井、沟渠、护坡、防护林等农田和农业配套工程
C.界定土地权属、地类、面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等
D.治理沙化地、盐碱地、污染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
 
 
16.生态多样性含义:( )三个层次,是世界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标准多样性
 
 
17.水质监测的四个断面是()
A.背景断面
B.对照断面
C.控制断面
D.削减断面
 
 
18.自然资源的特征包括()。
A.可使用性
B.相对性
C.整体性
D.地域性
 
 
19.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可采取( )的方式进行补偿。
A.用地单位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B.缴纳耕地开垦费
C.缴纳耕地赔偿金
D.缴纳耕地占用税
 
 
20.自然资源按其存在形态可分成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
A.不可更新资源
B.可更新资源
C.固定资源
D.液态资源
 
 
21.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满足需要
 
 
22.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主要有( )。
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行政因素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