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福师《乡镇规划原理》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7-11 12:20

福师《乡镇规划原理》在线作业二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
福师《乡镇规划原理》在线作业二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
A.农村的电网建设
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
D.农村沼气建设
 
 
2.进行财务控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财务计划和定额,另一个就是( ).
A.帐款分开
B.财务公开
C.廉正建设
D.信息反馈
 
 
3.公司法规定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 )。
A.30人
B.50人
C.70人
D.100人
 
 
4.下列处罚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降级
B.罚款
C.撤职
D.开除
 
 
5.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 )。
A.转让
B.买卖
C.占有
D.未开发而再转移
 
 
6.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B.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C.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经专家鉴定
D.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7.下列哪一项不应属于无形资产( )
A.租赁权
B.银行汇票
C.专利权
D.商标权
 
 
8.凡涉及向农民集资( )。
A.由乡(镇)人民政府规定
B.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决定
C.实行自愿原则
D.由村集体组织报方案,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9.《农业法》规定,具备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经批准取得( ),进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A.对外贸易经营权
B.进出口许可证
C.自主权
D.外汇权
 
 
10.依据我国《农业法》和有关法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应当对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投入资金和劳动积累,国家应当给予( )。
A.帮助
B.支持
C.扶持
D.鼓励
 
 
11.对商品种子生产和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其实质是( )
A.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
B.维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C.确定种子市场的准入资格
D.维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
 
 
12.农业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 )的总称。
A.农业行政法规
B.法律文件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条文
 
 
13.下列对乡镇企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乡镇企业投资的主体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为主
B.乡镇企业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
C.乡镇企业是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是设在乡镇或所辖村的企业
 
 
14.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者资金和劳动投入的是( )
A.大江大河骨干工程治理
B.农业生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C.农业生产
D.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15.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
A.优势项目
B.龙头企业
C.商品基地
D.运行机制
 
 
16.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 )。
A.地面水体的状况
B.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及含水层的条件
C.水体的流量、流速及水道断面
D.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17.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农用地,其农用地转用审批权限属于( )
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8.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内容包括( )。
A.规划基础资料搜集和现状调研的技术要点
B.规划基础资料整理和现状调研的技术要点
C.规划基础资料搜集和技术方案确定
D.规划基础资料搜集整理和技术方案确定
 
 
19.关于农业承包经营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转让,但不能转包
B.可以转包,但不能转让
C.既可以转让,也可以转包
D.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转包
 
 
20.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摆在首位的是( )
A.提高农产品品质
B.合理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结构
C.使农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布局
D.保证粮食总量平衡
 
 
21.劣种子之一是( )。
A.以非种子冒充种子
B.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
C.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种子
D.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22.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 县级
B.县级 市级
C.县级 县级
D.市级 市级
 
 
23.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 )。
A.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
B.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
C.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
D.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
 
 
24.农业总产值扣除农业总费用后的余额,称( )
A.农业纯收入
B.农业净产值
C.农业商品总值
D.农副产品总值
 
 
25.我国农业科技经费和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应以( )为主渠道。
A.国家财政
B.地方财政
C.科研单位和教育单位
D.信贷资金
 
 
26.政策一般由三大要素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政策背景,( ),政策手段。
A.政策方向
B.政策目标
C.政策任务
D.政策功能
 
 
27.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实行( )
A.国务院负责制
B.省级政府负责制
C.市级政府负责制
D.县级政府负责制
 
 
28.城镇范围内新征用的非耕地应( )起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A.自批准征用之日
B.自开工之日起
C.自实际使用土地之日
D.自批准征用次月
 
 
29.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 )。
A.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B.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和大气环境监督规划
C.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环境监督规划
D.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30.农业最基本的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光能资源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被征地农民安置途径主要有( )。
A.农业生产安置
B.重新择业安置
C.入股分红安置
D.异地移民安置
 
 
2.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准则有( )。
A.生产性准则
B.保护性准则
C.社会可接受性准则
D.经济可行性准则
 
 
3.制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
B.土地市场交易价格
C.人均耕地数量
D.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4.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 )”。
A.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B.产业化经营为重点
C.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D.城镇化为目标
 
 
5.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绝对集中”时期
B.“相对集中”时期
C.“相对分散”时期
D.“绝对分散”时期
 
 
6.关于土地征收和征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征收指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
B.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征用则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
C.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D.土地征收和征用都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发生的政府行为。
 
 
7.镇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现状布局、建设条件
B.资源环境条件、对外交通条件
C.绿化景观条件、基础设施配置
D.城镇性质、发展机制
 
 
8.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有( )。
A.省级以下国土资源部门将从现在的政府组成部门转变为政府工作机构
B.省级以下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由地方党委管理为主改为由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为主
C.省级以上的管理体制维持现状
D.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改为上一级政府的工作部门
 
 
9.经济杠杆是经济方法的工具,在调节经济利益、实现土地管理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经济杠杆有( )。
A.地租地价杆杆
B.财政杠杆
C.金融杠杆
D.法律杠杆
 
 
10.狭义的农业,是指(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11.下列哪些项目用地须国务院批准( )。
A.涉及基本农田的
B.中央军委批准的军事用地
C.县和县级市所在的城镇占用农用地的
D.直辖市城市本身用地
 
 
12.土地管理的原则有( ).
A.依法管理原则
B.统一管理原则
C.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D.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
 
 
13.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
A.农用地转用计划
B.耕地保有量计划
C.土地开发整理计划
D.各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14.土地利用计划是指根据( ),对各类土地的数量的具体安排。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C.各类不同土地的肥力
D.各类不同土地的价格
 
 
15.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
A.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
C.城市化制约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制约城市化进程
 
 
16.土地管理体制是指( )的总称。
A.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
B.土地管理权限的划分及运行制度
C.土地利用制度
D.土地税收制度
 
 
17.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A.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B.保证足额补充所占耕地
C.缴纳耕地占用税
D.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控制指标
 
 
18.下列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 )。
A.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B.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C.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D.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的区域
 
 
19.土地管理的主体包括( )。
A.政府
B.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土地部门的行政首长
D.土地管理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20.城市化含义包括以下哪种学科内容( )。
A.社会学
B.地理学
C.生态学
D.经济学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