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市政学》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决定了必须与城市的产业规划规模和人口规模相适应,也决定了城市基
福师《市政学》在线作业二 -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决定了必须与城市的产业规划规模和人口规模相适应,也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
A.生产性
B.公益性
C.承载性
D.垄断性
2.()是指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储蓄,如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
A.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B.社会共济型保障模式
C.个人自助型保障模式
D.国家包办型保障模式
3.1961年到1965年这一时期是()阶段,对城市化的有计划调整,是对前一时期过度城市化的纠正。
A.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
B.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
C.城市化的调整阶段
D.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阶段
4.()是指宪法和法律上称“设区的市”,这类城市法律地位在省与县之间,隶属省、自治区领导。在我国,多由撤消的地区演变而来。
A.直辖市
B.副省级市
C.地级市
D.县级市
5.()是指主要有血缘关系集团、地缘关系集团、学缘关系集团以级事缘关系集团。
A.初级集团
B.次级社会集团
C.主要集团
D.发展集团
6.()是一种以职业集团的形式表达市民利益。
A.个人联系渠道
B.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
D.市民监督渠道
7.()是指城市的在国家行政体制中发挥独特作用,其职能的实现也具有相对独立性,适合城市政府自主实施管理。
A.广泛性
B.服务性
C.规范性
D.自主性
8.()包括书记、副书记和市委常务委员,由党的市委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委批准。
A.市党代表大会
B.市委员会
C.市委常务委员会
D.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9.城市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A.国家和政府
B.社会组织
C.单位
D.个人
10.()是指20世纪40年代以后,6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开始出现分散化和民营化趋势。
A.前工业化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后工业化阶段
D.成熟阶段
11.()核心是依托城市,把城市作为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的结合点。
A.经济效益的原则
B.政企分开原则
C.条块结合原则
D.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12.()包括住宅区选址、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平面布局的规划。
A.城市住房规划管理
B.城市住房建设管理
C.城市住房流通管理
D.城市住房分配和消费管理
13.()指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A.特大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小城市
14.()又称为防御性职能,是指通过限制性、保护性的手段,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以及谋生条件的职能。
A.传统职能
B.消极职能
C.内向职能
D.现代职能
15.中国城市土地 ()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城市土地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横向流动或转让。
A.一级市场
B.二级市场
C.三级市场
D.四级市场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市政学的对象主要包括()方面内容。
A.市政主体
B.市政客体
C.市政管理规律
D.市政体系
2.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是()。
A.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B.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C.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
D.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E.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
A.城市化水平指标
B.城市化速度指标
C.城市化建设指标
D.城市化质量指标
4.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特点。
A.数额大
B.建设周期长
C.资金回收慢
D.利润率和折旧率低
5.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有()。
A.生产性
B.公益性
C.承载性
D.垄断性
E.超前性
F.系统性
6.研究市政学的意义有()。
A.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
B.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
C.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
D.克服市政管理的盲目性,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7.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起落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基本是一致的,大致有()阶段。
A.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
B.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
C.城市化的调整阶段
D.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
E.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
8.中国城市化的方针是()。
A.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
B.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
C.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
D.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9.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为()。
A.从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
B.从福利型向营利型转变
C.从垄断型向竞争型转变
D.从人治型向法制型转变
10.大都市带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形成的大区域或地域板块。大都市带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点与功能。
A.城市人口规模大
B.每个城市各具独立性和特色
C.大都市带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
D.大都市带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
11.市政绩效的特点有()。
A.层次性
B.公共性
C.理论实践相结合
D.注重操作技术
12.城市环境污染的种类包括()。
A.空气污染
B.水域污染
C.固体废物污染
D.噪声污染
E.土壤污染
13.市政职能的特征主要有()。
A.广泛性
B.服务性
C.规范性
D.自主性
14.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作用是()。
A.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
B.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有助于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D.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15.环境监测制度包括()。
A.经常性监测
B.污染源监测
C.事故性监测
D.研究性监测
16.城市体系的类型有()。
A.金字塔型
B.多核型
C.网络型
D.带状型
17.城市的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
A.城市的政治结构
B.城市的文化结构
C.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
D.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
18.城市的主要特征有()。
A.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B.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C.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D.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E.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19.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城市环境污染,其特点是()。
A.污染的内容全面性
B.污染的范围广泛性
C.污染的时间长期性
D.污染的危害严重性
20.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时期。
A.前工业化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后工业化阶段
D.成熟阶段
三、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市政体制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A.错误
B.正确
2.当代中国的“市”从行政层级的划分上来看是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的,我们国家的建制市有省级的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他们的地位不同,对城市管理多承担的权限和职责也不同。
A.错误
B.正确
3.市议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美国各城市普遍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A.错误
B.正确
4.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5.1958到1960年,这一时期属于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不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经济失调有“大跃进”等政治失误的严重影响,也有“赶英超美”、“全民炼钢”等错误决策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6.199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基本法律,它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发展新阶段。
A.错误
B.正确
7.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我国防治老污染源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可以排放污染物、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去向。
A.错误
B.正确
8.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区的各项建设活动符合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定的审批程序,对于各类建设活动进行规划管理。
A.错误
B.正确
9."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共城市组织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和加强市民主党派参政和监督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A.错误
B.正确
10.环境管理法制化的原则,是199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城市环境合理的基本法,在环境管理的执法方面,分为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两个部分。
A.错误
B.正确
11.所谓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是指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原来的地域界线,不断向周边扩展,将周边地区也纳入城市化轨道,从而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融合成为整体的大都市区。
A.错误
B.正确
12.市政绩效是指城市政府实现市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
A.错误
B.正确
13.西方国家城市的利益集团比较活跃,既直接向城市的国家机构表达利益,又通过动员选民投票,制约着政党组织对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影响力。
A.错误
B.正确
14.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形式和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存在态势。
A.错误
B.正确
15.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的城市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