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福师《经济法》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7-09 14:59

福师《经济法》在线作业二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国家通过确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是一种( ) A.计
福师《经济法》在线作业二 -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国家通过确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是一种( )
A.计划指导方法
B.强行控制方法
C.利益诱导方法
D.直接调控方法
 
 
2.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依据违法主体的不同,分为()
A.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
B.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C.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
D.重大责任和一般责任
 
 
3.下列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 )
A.甲通过行贿方式获取乙公司的秘密技术资料
B.张某经好友李某同意将其发明创造在网络上公布
C.王某私下打探得知某公司保险柜的存放地点
D.贾某通过研发了解某公司的饮料配方
 
 
4.从经济法学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上看,经济法学在各市场经济国家是()。
A.普遍存在的
B.多在制定法国家
C.判例法国家少一点
D.整体发展不平衡
 
 
5.采购人应当将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时间是自采购合同签订之日起( )
A.7个工作日
B.10个工作日
C.15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6.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或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税称为( )
A.营业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关税
 
 
7.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 )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8.作为经济法的部门法规范,宏观调控法包括( )
A.财税法、反垄断法和计划法
B.财税法、金融法和反垄断法
C.财税法、金融法和计划法
D.财税法、计划法和消费者保护法
 
 
9.反垄断法最早产生于(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10.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各类企业在通常情况下适用的一般税率是( )
A.15%
B.20%
C.25%
D.35%
 
 
1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的货币发行机构是 ( )
A.银监会
B.财政部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银行
 
 
12.对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13.强调只要其身份符合法律规范,则无论该主体处于何地,都要适用该法。这一法律适用原则称为(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人兼属地原则
D.属地兼属人原则
 
 
14.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购买海信电冰箱的顾客赠送一套餐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电冰箱的价格减去餐具的价值小于电冰箱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
B.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
C.如果赠送餐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D.如果餐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15.甲企业在市场上推出一种名为“一按达”的多功能遥控器。该产品采用适应操作者手形的曲线外观,配以反传统的香槟色。甲企业投放大量、长时间的广告宣传,使其在相关市场广为消费者欢迎,销售地区甚广。乙企业仿冒甲企业的产品,也在市场推出“易安达”多功能遥控器,其外观、色彩与甲企业的“一按达”相仿,引起消费者混淆。乙企业的行为属于( )
A.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
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C.侵犯他人外观设计专利权
D.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16.宏观调控法的核心问题是( )
A.宏观调控权的界定与配置问题
B.宏观调控权的界定与管理问题
C.宏观调控权的配置和执行问题
D.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行使问题
 
 
17.对于违反市场规制法的法律责任,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普遍形式是( )
A.赔偿
B.强制超额赔偿
C.罚款和罚金
D.声誉罚
 
 
18.经济法的内在价值又可称为( )
A.评判价值
B.主观价值
C.客观价值
D.主观评判价值
 
 
19.作为国家计划管理、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计划形式是( )
A.长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短期计划
D.中、长期计划
 
 
20.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 )
A.结果和经济原则
B.结果和法律原则
C.目的和法律原则
D.目标和重要原则
 
 
21.在法律上或经济上,对经营者的自由经营权进行限定的权利是( )
A.市场对策权
B.消费者权
C.经济自由权
D.经济博弈权
 
 
22.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 )
A.向权利人高价购买其商业秘密
B.未经权利人同意披露商业秘密
C.行为人正当获取商业秘密,但未经权利人允许而使用
D.行为人购买明知他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23.粮食、食用植物油的销售和进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
A.零税率
B.低税率
C.基本税率
D.减免税率
 
 
24.消费者在展览会上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如果展览会已结束,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可以是( )
A.展览会的服务者
B.展览会的举办者
C.展览会的赞助者
D.展览会的批准机关
 
 
25.转移支付法属于( )
A.反不正当竞争法
B.财政法
C.反垄断法
D.税法
 
 
26.下列关于经济法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法不仅适用于本国境内,也当然完全适用于境外
B.宏观调控法的调整通常需要考虑具体的“市场空间”问题,而市场规制法的调整通常覆盖全国
C.确立法律所适用的主体范围,主要依据是国籍原则
D.经济法的适用在时间上一般不能溯及既往
 
 
27.从经济法主体行为对象作出分类,可以分为()。
A.单方行为和非单方行为
B.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
C.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
D.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28.金融调控的主体一方是( )
A.中央银行
B.中国银行
C.投资银行
D.开发银行
 
 
29.在经济法的运行系统中起基础性影响的是( )
A.执法因素
B.守法因素
C.立法因素
D.司法因素
 
 
30.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对象是 ( )
A.市场竞争关系
B.市场监管关系
C.市场规制关系
D.市场平衡关系
 
 
31.计划法的最高理念是( )
A.社会稳定
B.经济发展
C.以人为本
D.统筹规划
 
 
32.在违反市场规制法的法律责任形式中,财产责任不包括( )
A.资格罚
B.罚款
C.罚金
D.没收非法所得
 
 
33.证券业协会作为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其性质是( )
A.财团法人
B.社团法人
C.企业法人
D.机关法人
 
 
34.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附奖促销所附最高奖的绝对额度是人民币( )
A.10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8000元
 
 
35.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密切联系表现在()
A.调整对象
B.主体
C.手段
D.宗旨
 
 
36.我国财政的根本要义是( )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以人为本
C.宏观调控
D.和谐、稳定、发展经济
 
 
37.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
A.2年
B.3年
C.5年
D.6年
 
 
38.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中的企业财务、私人家计等有许多不同。财政的目的就是( )
A.发展经济
B.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
C.实现宏观调控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39.证券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虚假陈述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其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承担( )
A.赔偿责任
B.补充赔偿责任
C.连带赔偿责任
D.垫付赔偿责任
 
 
40.司法对现代经济法运行的影响是( )
A.司法是整个经济法运行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B.司法因素对现代经济法运行的影响相对较低
C.现代经济法的运行不需要司法手段而依靠行政手段
D.现代经济法纠纷的解决不需要仲裁手段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原则有( )
A.采购法定原则
B.保障公益原则
C.公平交易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2.商品税主要包括(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3.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标准有( )
A.高度标准
B.普遍标准
C.理性标准
D.特色标准
 
 
4.某公司生产销售一款新车,该车在有些新设计上不够成熟,导致部分车辆在驾驶中出现故障,甚至因此造成交通事故。事后,该公司拒绝就故障原因做出说明,也拒绝对受害人提供赔偿。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
A.安全保障权
B.知悉真情权
C.公平交易权
D.获取赔偿权
 
 
5.银行业市场规制制度的宗旨是( )
A.保护存款人和其它客户的权利和利益
B.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
C.规范银行业市场秩序
D.协调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6.下列属于纵向对策行为的有( )
A.制定税收政策
B.依法纳税
C.逃税
D.避税
 
 
7.证券的发行必须实行( )的原则。
A.公开
B.公平
C.公正
D.公允
 
 
8.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 )
A.调制适度原则
B.调制自由原则
C.调制法定原则
D.调制绩效原则
 
 
9.金融市场主要是指( )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黄金市场
 
 
10.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综合的总量的调控,其调控手段有(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制裁手段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