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爆炸事故可分为()和化学性爆炸两种。 A.锅炉爆炸 B.气体爆炸 C.粉尘爆炸 D.物理性爆炸
18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爆炸事故可分为()和化学性爆炸两种。
A.锅炉爆炸
B.气体爆炸
C.粉尘爆炸
D.物理性爆炸
2.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A.领导
B.监督
C.报告
D.监察
3.二氧化碳灭火剂可以用来扑灭的火灾是:()
A.钾
B.精密仪器
C.过氧化钠
D.高锰酸盐
4.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乙类建筑应:()
A.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B.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C.属于一般建筑
D.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5.事故后果分析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了解系统、设想重大工业事故危险源导致事故及其后果的情况
B.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计算事故后果的有关参数
C.检查现有的应急预案是否合适
D.与相应参数的允许值相比较、讨论并得出分析结论
6.下列哪项不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A.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
B.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C.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D.理清责任,便于查找最终责任人
7.地震前兆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两大类。
A.地震宏观异常
B.地下水异常
C.生物异常
D.气象异常
8.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重要的基本的形式是:()
A.呼救与自救
B.自救与互救
C.呼救与急救
D.自救与急救
9.以下哪项不属于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
A.以企业为主
B.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应急力量
C.配合区域事故应急预案,争取外部应急支援
D.充分统筹、调动社会应急资源
10.爆震性耳聋是指突然受到强噪声:()
A.140~150dB(A)
B.150~160dB(A)
C.160~170dB(A)
D.170~180dB(A)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泡沫灭火剂包括:()
A.化学泡沫
B.空气泡沫
C.氟蛋白泡沫
D.水成膜泡沫
2.应急救援活动可明确地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A.应急准备
B.初级响应
C.扩大应急
D.应急恢复
3.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A.抢救遇害人员、控制危险源;
B.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C.做好现场清洁,清除危害后果;
D.查清事故原因,估计危害程度。
4.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提出了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六条工作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D.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以下属于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是:()
A.火山爆发
B.崩塌
C.龙卷风
D.干旱
6.沙尘暴的危害包括:()
A.A人畜死亡
B.建筑物倒塌
C.农业减产
D.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7.城市防洪的特点包括:()
A.城市中房屋密集,道路硬化,改变了洪水汇流规律
B.城市化的结果也造成了“热岛效应”,气温上升,减少了暴雨出现的概率和强度
C.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发展公路交通,往往把原来的河沟堵塞,排洪断面缩小
D.城市中更易排洪
8.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A.硫化氢
B.氰化氢
C.甲烷
D.一氧化碳
9.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疏散方面的职责包括:()
A.制定应急避难与疏散计划
B.发布危险警报或警告
C.选择人员应急避难与疏散的方式、规模与时机
D.指挥应急疏散指挥队伍的救援活动
10.事故现场急救的目的包括:()
A.挽救生命
B.稳定病情
C.减少伤残
D.减轻痛苦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及临时性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A.错误
B.正确
2.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A.错误
B.正确
3.现场救护时初检指对伤病员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按轻、中、重、死亡分型。()
A.错误
B.正确
4.“就地”避难是指人员在危险区域内的避难空间(建筑物室内、专门的避难所等)进行避难的方式。这种避难方式可以在紧急时刻为人员提供一个相对于直接暴露于受污染环境中而言的“清洁”空间。()
A.错误
B.正确
5.城市防灾策略主要包含灾前预防对策和灾后救险对策两个方面。()
A.错误
B.正确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抗震防灾规划确定的避震疏散场地和避震通道上搭建临时性建(构)筑物或者堆放物资。()
A.错误
B.正确
7.地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次生原因两个方面。其中此生原因主要是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据统计,由它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要占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大约95%。()
A.错误
B.正确
8.城市救灾的回旋余地较大,特别是大型城市,往往在规划时就设计预留好了足够的避难场所。()
A.错误
B.正确
9.在自然灾害中,泥石流是毁灭城市的主要原因。()
A.错误
B.正确
10.城市防灾中通常将火灾归类为城市人为灾害。()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