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19秋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平时作业2【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09-15 13:58

19秋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分类,下列哪种火灾属于A类火灾。() A.煤气 B.汽油 C.木材
19秋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分类,下列哪种火灾属于A类火灾。()
 
A.煤气
B.汽油
C.木材
D.钠
 
 
2.下列关于内因火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于矿岩氧化自燃而引起的
B.多发生在采空区或矿柱内的自燃火灾
C.由矿岩氧化自热转为自燃的
D.由于吸烟、明火或电器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火灾
 
 
3.现场急救应优先救助哪一类伤病员:()
 
A.领导
B.可能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人员
C.轻伤人员
D.老、幼
 
 
4.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包括:隔离;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减少故障及失误;警告。最优先的选择是:()
 
A.隔离
B.警告
C.减少故障及失误
D.减少故障及失误
 
 
5.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重要的基本的形式是:()
 
A.呼救与自救
B.自救与互救
C.呼救与急救
D.自救与急救
 
 
6.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不包括:()
 
A.国家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
B.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C.市(地)、县(市)以及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D.社区应急预案
 
 
7.灭火剂代号编在型号第二位为F,代表什么()
 
A.泡沫灭火剂,酸碱灭火剂
B.二氧化碳灭火剂
C.清水灭火剂。
D.干粉灭火剂
 
 
8.下列哪项不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原则()
 
A.预防为主,统一指挥
B.明确责任,严防死守
C.分级负责,区域为主
D.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9.以下关于海因里希法则:1:29:300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在任何发生的330起事故中,300起没有造成伤害,29起造成了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B.事故发生后,严重伤害只是极少数,大量的情况不会造成伤害
C.事故后果也具有随机性
D.在实际管理中应注意1:29:300,具有定性的意义,而不能够理解为纯粹的量化结论
 
 
10.常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
 
A.110
B.120
C.112
D.119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关于内因火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一些易燃物(如煤炭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热量并聚集起来而引起着火所导致的火灾
B.主要发生在煤矿和有自燃倾向的硫化矿山
C.是矿井火灾防治的重点
D.多发生在采空区或矿柱内的自燃火灾
 
 
2.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化学性爆炸的条件为:()
 
A.可燃物质
B.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C.在火源作用下
D.高温
 
 
3.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突出作用和地位体现在:()
 
A.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B.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作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C.作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的灵活性,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D.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4.下面关于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论述正确的有:()
 
A.头、颈部9%
B.双上肢各9%
C.躯干前后各9%
D.上下肢各2×9%
 
 
5.海因里希总结的工业安全理论包括:()
 
A.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员伤亡的发生,往往是处于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的事故的结果
B.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机械、物质(统称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
D.比例1:29:300表明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来自物的方面的危险
 
 
6.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包括:()
 
A.组织管理措施
B.科学技术措施
C.卫生保健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7.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疏散方面的职责包括:()
 
A.制定应急避难与疏散计划
B.发布危险警报或警告
C.选择人员应急避难与疏散的方式、规模与时机
D.指挥应急疏散指挥队伍的救援活动
 
 
8.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出血类型可以分为:()
 
A.皮下出血
B.皮上出血
C.内出血
D.外出血
 
 
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将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即:()
 
A.极度危害
B.高度危害
C.中度危害
D.轻度危害
 
 
10.1997年7月29日,原化学工业部发出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1997]459号)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其主要内容包含:()
 
A.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分布图
B.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C.事故的处置
D.现场医疗救护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象和级别,应急预案可分为: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应急响应预案;互助应急预案;应急恢复预案。()
 
A.错误
B.正确
 
 
2.矿山火灾按其发生的原因,有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之分。前者是由于矿岩氧化自燃而引起的;多发生在采空区或矿柱内的自燃火灾,是在特定条件下,由矿岩氧化自热转为自燃的。后者是由于矿岩自燃以外的原因,如吸烟、明火或电器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火灾。()
A.错误
B.正确
 
 
3.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越宽,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A.错误
B.正确
 
 
4.现场急救的复检是在已鉴别出危及生命的损伤,对伤病员的进一步危害已减低到最低程度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尽快将被救人员简易分型以便于救护人员识别,并给予不同的处置。()
 
A.错误
B.正确
 
 
5.当贮罐火灾现场出现罐体振颤、啸叫、火焰由黄变白、温度急剧升高等爆炸征兆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紧急避险命令,参战人员应迅速撤出或隐蔽。()
 
A.错误
B.正确
 
 
6.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
 
A.错误
B.正确
 
 
7.能量意外释放论认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A.错误
B.正确
 
 
8.燃烧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发光、放热并产生新的物质。()
A.错误
B.正确
 
 
9.只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同时存在,就会发生燃烧。()
A.错误
B.正确
 
 
10.事故的发生虽然具有随机性质,但事故的发生具有确定性。()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