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 ) A.宿命论观点 B.天命
1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 )
A.宿命论观点
B.天命论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道德属性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精神属性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6.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7.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8.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9.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
C.购买原材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D.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
10.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2.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1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形式
B.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发展内容
D.事物发展的整个进程方向和道路
14.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1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二、 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3.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
A.阶级斗争
B.人民群众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4.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5.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