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根据《劳动法》规定,提出仲裁要求一方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日内向劳动
18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根据《劳动法》规定,提出仲裁要求一方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A.30日
B.40日
C.50日
D.60日
2.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在哪种人性假设基础上提出来的?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津贴作为一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手段,它分配的唯一依据是( )。
A.有效劳动时间的长短
B.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
C.劳动者的技术业务水平的高低
D.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大小
4.职工和用人单位发生内部劳动争议,应当( )。
A.首先按照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进行处理
B.由劳动仲裁机关协助处理
C.交由法院处理
D.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
5.公共福利是指( )。
A.社会要求提供的福利
B.法律规定必须提供的福利
C.员工要求提供的福利
D.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所提供的福利
6.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
A.事务性机构
B.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7.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使其改变行为方向,这种激励是( )。
A.内激励
B.外激励
C.正激励
D.负激励
8.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各工序生产能力的合适比例关系,这是生产过程的( )要求。
A.连续性
B.平行性
C.交叉性
D.协调性
9.在人力资源流动中提升、降职和平级调动属于下面哪种形式?
A.自然流失
B.退休
C.跳槽
D.内部变动
10.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属于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 )。
A.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B.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C.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11.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 )。
A.职工
B.环境
C.文化
D.价值观
1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即( )。
A.统计预测方法和概率预测方法
B.局部预测方法和全面预测方法
C.宏观预测方法和微观预测方法
D.主观预测方法和定量分析预测方法
13.从性质上讲,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培训属于( )。
A.常规教育
B.学校教育
C.继续教育
D.基础教育
14.具有“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生较慢,体验深刻”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15.在培训需求分析中,人员需求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 )。
A.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
B.思考评价和行动评价
C.绩效评价和薪酬满意度
D.人员的能力、素质、技能分析以及工作绩效的评价
16.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结果对组织而言是( )。
A.生产率提高与竞争力增加
B.人员流动更容易
C.组织形象更好
D.员工更满意
18.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 )。
A.相互交叉,互为依存
B.二者是一回事
C.组织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
D.二者没有关系
19.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
A.舒尔茨
B.西蒙
C.薛恩
D.梅奥
20.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 )。
A.关键人员
B.一般人员
C.临时工
D.一线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