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学(本科)》18年6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8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土壤生物是 A.植物根系 B.土壤动物 C.土壤微生
《森林土壤学(本科)》18年6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8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土壤生物是
A.植物根系
B.土壤动物
C.土壤微生物
D.土壤昆虫
2.下列成土母质中属于残积母质的是
A.崩积物
B.洪积物
C.残积物
D.风积物
3.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
A.烘干土重
B.风干土重
C.湿土重
D.自然土重
4.排水不良的土壤有利于
A.有机质的积累
B.无机物的积累
C.土壤生物的富集
D.土壤养分的释放
5.正常情况下,通过土壤呼吸排放的气体主要指
A.CO2
B.O2
C.CH4
D.H2S
6.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以无机物作氢供体以还原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物质的微生物营养类型是
A.化能异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光能自养型
7.根据微生物对营养和能源的要求,一般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所需能量和碳源直接来自土壤有机物质的类型是
A.化能异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光能自养型
8.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化的物质是
A.胡敏酸
B.富里酸
C.木质素
D.单宁
9.铝阶段(富铝化类型) 这一阶段母质中的盐基和硅酸全部淋失,残留的只是硅铁铝的氧化物,形成鲜明的红色,母质呈
A.中性反应
B.中至碱性反应
C.酸性反应
D.强酸性反应
10.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
A.土壤水
B.土壤养分
C.土壤空气
D.土壤热量
11.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土壤为近乎球状的土壤结构是
A.粒状结构
B.团粒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片状结构
12.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角闪石
B.高岭石
C.白云母
D.斜长石
13.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角闪石
B.高岭石
C.白云母
D.斜长石
14.下列成土母质中属于残积母质的是
A.崩积物
B.洪积物
C.残积物
D.风积物
15.不利于腐殖质的积累,但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的土壤是
A.石砾土
B.砂质土
C.壤质土
D.粘质土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毛管水的特点是
A.数量大
B.能溶解溶质
C.移动快
D.容易被植物吸收
E.影响通气
2.下列成土母质中属于运积母质的有
A.坡积物
B.洪积物
C.残积物
D.风积物
E.冰川沉积物
3.成土母质的形成过程大致经过
A.碎屑阶段
B.钙积阶段
C.酸性铝硅阶段
D.铝阶段
E.有机质聚积阶段
4.在自然土壤中,可能出现的土壤剖面形态持征是
A.新生体
B.侵入体
C.结构体
D.石灰反应
E.铁锰结核
5.有机质在厌气条件下分解的特点包括
A.分解慢
B.分解不彻底
C.常产生有机酸
D.释放的养分多
E.分解彻底
6.调节森林土壤有机质可行的营林措施有
A.主伐
B.疏伐
C.改变林分的树种组成
D.清除部分凋落物
E.挖排水沟
7.在一定条件下的土壤特征性含水量称土壤水分常数。常用的土壤水分常数为
A.吸湿系数
B.凋萎系数
C.田间持水量
D.最大分子持水量
E.腐殖系数
8.根据毛管水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又可以分为
A.毛管支持水
B.毛管悬着水
C.毛管吸收水
D.毛管保持水
E.毛管气态水
9.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和矿物在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其作用形式主要是
A.根劈作用
B.生物的化学分解作用
C.水解作用
D.风和流水的作用
E.碳酸化作用
10.土壤水分形态包括
A.吸湿水
B.膜状水
C.毛管水
D.重力水
E.气态水
11.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原始的活有机体,它们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主要是
A.分解有机质
B.合成腐殖质
C.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的矿质养分
D.固氮
E.促进物质在土壤中的运输
12.外力作用的总的趋势是要削平大山和高原,并且将破坏它们所产生的物质,搬到低的地方堆积起来,其作用力主要是
A.流水
B.冰川
C.风
D.海流
E.地震
13.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主要包括
A.粒状结构
B.团粒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片状结构
E.柱状结构
14.土壤空气的特点包括
A.CO2含量高
B.O2含量低
C.含还原性和毒性气体
D.水汽经常饱和
E.CO2含量低
15.物理风化使岩石只造成岩石结构、构造的改变,其作用形式主要是
A.热力作用
B.冰劈作用
C.水解作用
D.风和流水的作用
E.冰川作用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土壤有机质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常把有机质含量作为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A.对
B.错
2.同一粒级的土粒在性质和化学成分上基本一致。
A.对
B.错
3.由于受到根系的选择性影响,根际微生物种类通常要比根外少。
A.对
B.错
4.土粒越粗,土壤成分越复杂;土粒越细,土壤成分越简单。
A.对
B.错
5.因受重力的影响,土壤毛管水的运动方向只能是向下运动。
A.对
B.错
6.植物根系对增加深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作用较大。
A.对
B.错
7.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物质既有砂粒,又有粘粒,可以培育出肥沃的土壤。
A.对
B.错
8.土壤酶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也来自土壤动物和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
A.对
B.错
9.在嫌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作用可进行较快而彻底。
A.对
B.错
10.外力作用的总的趋势是要削平大山和高原,并且将破坏它们所产生的物质,搬到低的地方堆积起来,以消弭地球表面高低崎岖的地形。
A.对
B.错
四、 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自然土壤剖面的划分层次及各层次的特点。
2.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肥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