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环境法规(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06-04 12:46

《环境法规(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以为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经济价值、增值造福的那
《环境法规(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以为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经济价值、增值造福的那部分自然环境,也可以说是能被人类()的那部分自然环境,如土地、水、草原、森林、野生生物等。
A.影响
B.感知
C.监测
D.开发利用
 
2.“三同时”制度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投资、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3.环境污染防治法指国家为(),对生产和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活动实施管理,以达到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而保护人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目的而制定的同类法律的总称。
A.治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B.预防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C.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D.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4.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排污者根据法律规定,向污染源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其(),并由环境管理部门审查监督的制度。
A.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B.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情况
C.污染物的防治情况
D.污染物的排放或防治情况
 
5.落后工艺设备限期淘汰制度指国家对()的落后工艺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设备实行限期淘汰的制度。
A.污染环境
B.严重污染环境
C.影响环境
D.破坏环境
 
6.环境与资源保护刑事责任,指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已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行为的法律制裁。
A.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
B.污染和破坏环境
C.严重污染环境
D.严重破坏环境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单位或个人,对其造成和可能造成()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A.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
B.环境污染
C.资源破坏
D.环境污染或资源破坏
 
8.经济刺激制度指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使(),激发企业对环保的热情。
A.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B.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外部化
C.环境污染的内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D.环境污染的内部不经济性外部化
 
9.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指导、制定或修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具有指导意义的()。
A.基本原理
B.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C.基方法
D.基本原理或基本方法
 
10.自然资源档案制度是法律对自然资源档案的种类、级别、适用对象、内容、范围、资料更新时间、查阅和借阅方法、保管技术和设施与设备、保管机构及其管理要求等所作的()。
A.规范
B.规定
C.要求
D.约定
 
11.区域环境是被人类活动高度改造的(),是社会经济与自然因素的结合体,是环境中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包括城市、村镇、经济开放地区。
A.人工环境
B.人工自然环境
C.自然环境
D.人工或自然环境
 
12.自然资源保护法,又称为“()”,在《全国生态环境规划》中也称之为“生态环境相关法律规范”,是关于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环境要素保护法
B.环境保护法
C.生态要素保护法
D.生产要素保护法
 
13.限期治理制度指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应强烈的重点排污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准排污的已有设施,依法采取()完成治理任务的制度。
A.限制时间、限定内容、限定效果
B.限制时间、限定方式、限定效果
C.限制手段、限定内容、限定效果
D.限制时间、限定内容、限定影响
 
1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开发者,必须事先通过(),对项目的选址、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等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过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开发和建设。
A.调查、预测和评价
B.调查和评价
C.调查和预测
D.预测和评价
 
15.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指依照法定程序,()各种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A.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
B.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
C.制定、认可、补充或废止
D.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包括()。
A.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许可征制度
E.征收排污费制度
F.经济刺激制度
 
1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保护人权
B.保护与改善环境
C.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D.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E.提高环境意识
F.促进经济发展
 
18.国际环境法,指调整国际间在()等方面发生的环境关系的各种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A.保护和改善环境
B.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保障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E.国际贸易
F.战争
 
19.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的程序包括()。
A.业主或主管部门采用招标的方式签订合同委托评价单位
B.环评单位编制环境文件
C.主管部门预审
D.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审批
 
20.法的规范作用有()
A.指引作用
B.评价的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E.干扰作用
F.预测作用
 
2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有()
A.建设项目概况
B.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C.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分析与预测
D.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E.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F.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G.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2.污染事故的特点有()。
A.突发性
B.蔓延性
C.危害性
 
23.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有()。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
C.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D.重点突出的原则
E.以人为本的原则
F.环保优先原则
 
24.贯彻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原则的措施有()。
A.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B.把环保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
C.强化政府执法职能,依法进行环境管理
D.政府在制定本区域重大决策或有关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区域的环保工作
E.增加环保预算
F.充分利用资源
 
2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的存在
B.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即法律事实的出现
C.侵权行为的出现
D.破坏资源的事实
E.污染环境的事实
F.损害后果的出现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