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1541》22秋在线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5W模式中的第二个环节是( ) A.说什么 B.通过什么渠道 C.对谁 D.取得什么效果 2.创立世界
        
         
     
	《大众传播学1541》22秋在线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5W模式中的第二个环节是( )
	A.说什么
	B.通过什么渠道
	C.对谁
	D.取得什么效果
	2.创立世界上最早的无线广播台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3.首次完整提出5W模式的学者是( )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卢因
	D.霍夫兰
	4.诺依认为,现代信息社会中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能产生( )
	A.共鸣效果
	B.累积效果
	C.遍在效果
	D.逆反效果
	5.“把关人”概念的提出者是( )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卢因
	D.李普曼
	6.在购物、时尚和娱乐等领域,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 )
	A.生活阅历
	B.社交性
	C.社会经济地位
	D.受教育程度
	7.明确提出新闻传播中“把关”模式的是( )
	A.卢因
	B.M.怀特
	C.克拉帕
	D.霍夫兰
	8.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这种方法是( )
	A.系统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9.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是属于( )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A.社会责任理论
	B.“知识沟”理论
	C.直接强力效果论
	D.培养分析理论
	10.按照媒介赋予的“语义”加以理解,这是( )
	A.对抗式解读
	B.妥协式解读
	C.同向解读
	D.逆向解读
	11.在《启蒙的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以“文化工业”术语取代( )
	A.通俗文化
	B.精英文化
	C.商业文化
	D.大众文化
	12.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是( )
	A.德福勒模式
	B.拉斯韦尔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丹斯模式
	13.“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共享性
	B.扩散性
	C.传递性
	D.替代性
	14.生物基因工程、技术转移、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这是利用了信息的( )
	A.共享性
	B.扩散性
	C.扩充性
	D.浓缩性
	15.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处于哪种关系( )
	A.上下级关系
	B.平等关系
	C.互动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16.进行有关大众传播效果实证研究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7.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方式。这一观点提出者是( )
	A.麦克卢汉
	B.英尼斯
	C.戈夫曼
	D.梅罗维茨
	18.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由( )提出的。
	A.赖特
	B.卢因
	C.施拉姆
	D.霍夫兰
	19.投身股海的受众成员不肯错过媒介传递的股市行情,这是属于( )
	A.选择性接触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解释
	D.选择性记忆
	20.世界电视事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新阶段是(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1.15世纪西方出现的手抄新闻信札主要用来报道( )
	A.西方宫廷趣闻轶事
	B.民间传闻故事
	C.商业政治信息
	D.社会娱乐信息
	22.在问卷设计中,提问不带倾向性和提问必须具体明确都属于( )。
	A.艺术性原则
	B.标准化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23.情境决定论的提出者是( )
	A.英尼斯
	B.梅罗维茨
	C.麦克卢汉
	D.戈夫曼
	24.开展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是( )
	A.霍夫兰
	B.拉扎斯菲尔德
	C.罗杰斯
	D.拉斯韦尔
	25.直接或变相地资助某一传播机构,这种控制行为属于(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受众控制
	D.自我控制
	26.传播学研究的有以下6个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 ③搜集资料 ④研究设计 ⑤ 分析资料 ⑥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④②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④①③②⑤⑥
	27.许多显赫一时的社会名流只不过是经过传媒折射的现实人物的影像,这一观点符合下面哪个概念( )
	A.舆论领袖
	B.媒介人物
	C.把关人
	D.议程设置
	28.机械抽样又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29.电影《南京!南京!》播映后,有的观众喜欢,有的观众批评。这是( )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接触
	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记忆
	30.传播媒介作为正面典型报道的人物往往会成为受众学习的楷模,这是大众传播的( )
	A.环境认知效果
	B.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C.视野制约效果
	D.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31.传播学的诞生地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32.社会责任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符合下面哪种控制模式( )
	A.君主独裁式
	B.自由放任式
	C.自我约束式
	D.国家统管式
	33.考察媒介对少数“议题”的强调是否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视,这是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的( )
	A.认知模式
	B.显著性模式
	C.优先顺序模式
	D.感知模式
	34.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是属于( )
	A.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B.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C.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D.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35.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36.个人差异论的基础是( )
	A.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
	B.社会学
	C.社会结构
	D.社会关系
	37.《独立宣言》体现了( )的思想。
	A.集权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共产主义理论
	38.在问卷设计中,间接法和虚拟法都属于( )。
	A.合理性原则
	B.标准化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39.在战争环境中,敌对双方的宣传均以是否有利于己方利益为依归。这时,新闻的环境监测功能便会因利益冲突而减弱以至消失。这表明了大众传播功能的( )
	A.暂时性
	B.适应性
	C.多变性
	D.功利性
	40.大众传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受众控制
	D.自我控制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在传播学研究与发展中,形成的理论建构的类型有( )
	A.归纳理论
	B.演绎理论
	C.机能理论
	D.模型
	42.报纸的主要长处有( )
	A.信息容量较大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D.报道新闻的时效性很强
	43.以下关于麦克卢汉的著作是( )
	A.《媒介即讯息》
	B.《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
	C.《帝国与传播》
	D.《传播的偏倚性》
	44.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 )
	A.霍克海姆
	B.阿多诺
	C.马尔库塞
	D.哈贝马斯
	45.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以下哪几个时期( )
	A.口头传播时期
	B.文字印刷传播时期
	C.电子传播时期
	D.数字化传播时期
	46.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 )
	A.广泛性
	B.混杂性
	C.分散性
	D.隐匿性
	47.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
	A.历史的观点
	B.机率的观点
	C.实证的观点
	D.系统的观点
	48.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下列哪些属于“冷媒介”( )
	A.电话
	B.报纸
	C.无线电广播
	D.电视
	49.传播过程的三大基本模式是( )
	A.线性模式
	B.控制论模式
	C.社会系统模式
	D.图像模式
	50.以下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哪些是属于定性研究方法( )
	A.内容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类型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